又到征兵季:为什么叫“征兵”不叫“招兵”?

图片


开始征兵啦!

总有人问:过去不是常说“招兵买马”吗,现在为什么不叫招兵而叫征兵?

从字面上看,征兵的“征”,指征集;招兵的“招”,指招募,因此招兵也称募兵。

征兵和招兵有什么区别呢?别看这一字之差,差别可大呢!这涉及两种兵役制度,即征兵制和募兵制。简单地说:

征兵制是国家利用法律形式规定公民在一定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期限兵役的制度,带有强制性,服兵役为公民应尽的义务,又称义务兵役制。

募兵制是招收志愿人员到军队服兵役的制度,军队进行兵员补充的一种方式,又称志愿兵役制。


图片


中国古代先后实行过多种兵役制度。夏、商、西周时期,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战国至秦汉时期,主要实行郡县征兵制。三国至两晋时期,先后实行募兵制、世兵制。隋和唐前期,主要实行府兵制条件下的征兵制。唐后期和宋朝,盛行募兵制。元朝和明、清两朝的前、中期,主要实行世兵制。明、清两朝的后期,改行募兵制。

民国前期,先实行募兵制后改行征兵制。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募兵制。1915年制定《暂行陆军征募条例(草案)》,将兵役分为常备、续备、后备、国民4种,但并未执行。各军阀往往自行募兵,不守定制。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仍沿用募兵制。19336月,国民党政府颁布《兵役法》,两年后实行征兵制。兵役分国民、常备两种,常备兵役又分现役、正役、续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时期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通过政治教育和动员,激发广大工农群众、革命知识分子、起义官兵和其他爱国分子的政治热情,使他们为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自觉自愿地参加人民军队,长期服役。他们及其家属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荣誉,受到革命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优待和尊重。这一制度对保障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中期,为了保证我抗日军队充足稳定的兵员,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根据边区建设的特点和武装斗争的需要,提出了“志愿义务兵”的设想,“在自愿兵式上加上征兵式的条件,即是自愿入伍定期退伍”。1942113日,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布《志愿义务兵役制实施暂行法》,同年31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颁布《义务兵役条例》,开始在晋察冀边区实施志愿义务兵役制,得到边区人民的热烈支持,随即掀起一个参军热潮。不久,因根据地斗争形势的残酷,志愿义务兵役制未能继续实行,但这一志愿兵和义务兵相结合的制度,为日后我军兵役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实行志愿兵役制。19557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规定服兵役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197837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兵役制问题的决定》,将义务兵役制改为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志愿兵从超期服役的义务兵中选取,留在部队继续服役。19845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实行以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99812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军队保留技术骨干,提高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或义务兵役制与志愿兵役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由于各国情况不同,对公民服兵役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多数国家规定,男性公民均须依法服兵役;女性公民平时一般不服兵役,或根据自愿的原则服兵役。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而军队有些岗位,则是招募、招收的性质,即本人自愿和招募条件相结合,如招飞、院校招生、直招士官等,均为招募而不是征集。

全国征兵时间,以前通常为冬季征兵。从2013年起,由冬季征兵调整为夏秋季征兵。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自2020年起,将义务兵征集由一年一次征兵一次退役,调整为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实行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后,征兵时间区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上半年征兵从2月中旬开始,3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31日;下半年征兵从8月中旬开始,9月底结束,新兵批准入伍时间为91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士兵退役时间对应其批准服现役时间。

文字、图片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