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学院师生理论素养与实践认知提升,学院举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地方人文经济新发展”专题报告。南京市社科院原院长叶南客教授应邀报告,院领导、党支部书记、学系主任和师生代表参加,陈勇书记主持。
理论解读:锚定文化建设的“魂脉”与“根脉”
报告中,叶南客教授结合医政学院学科特点,指出文化与人文社科专业的深层关联,强调新时代青年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他以“五个核心主题”为框架,系统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层层递进解析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针对“魂脉”与“根脉”的辩证关系,叶教授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脉”。“只有扎根历史沃土,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回答中国之问;只有夯实群众基础,文化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叶南客教授的论述引发师生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入思考。
实践剖析: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的成效与挑战
在江苏文化现代化实践板块,叶教授以南京博物院、苏州昆曲等文化地标为例,展现江苏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探索。叶教授结合最新成果,深入阐释江苏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等领域的示范效应。同时,他也客观剖析了当前面临的现实挑战:“区域发展存在明显差异,文化治理体系尚不完善,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行统筹规划与协同推进。”针对医政学院的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叶教授提出独到见解,建议师生从医学人文的独特视角出发,积极探索文化治理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从而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动力。
青年使命:以专业所长赋能文化创新
叶教授最后寄语师生:“文化自信不仅是精神认同,更要转化为行动自觉。”他鼓励医政学子立足专业,在医疗政策研究、健康文化传播等领域担当作为,既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做新时代文化创新的推动者。
陈勇书记总结表示,结合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场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更兼文化温度,不仅深化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生动展示了我省在文化现代化实践创新中的显著成效,也更明晰了医政人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责任。我们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融入文化智慧,以务实的作风、高效的行动,践行文化自信,切实提高文化工作质效,为“健康中国”与“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文字| 薛梅启旸 图片| 郑珏 审核| 陈勇 张华 苗开欣 应家馨